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本规划根据我市和国家质检总局的“十二五”发展思路编成,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的显然拒绝,反映了全系统的意志和心愿,是未来五年我市质监事业发展的蓝图,是全系统干部职工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是各级质监部门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 简介: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本规划根据我市和国家质检总局的十二五发展思路编成,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的显然拒绝,反映了全系统的意志和心愿,是未来五年我市质监事业发展的蓝图,是全系统干部职工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是各级质监部门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市了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减缓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减缓滨海新区研发对外开放,构建城市定位的关键时期。用前瞻的眼光、战略的思维,科学编成和有效地实行《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于全面落实市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努力实现科学发展人与自然发展首度发展具备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规划根据我市和国家质检总局的十二五发展思路编成,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的显然拒绝,反映了全系统的意志和心愿,是未来五年我市质监事业发展的蓝图,是全系统干部职工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是各级质监部门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 一、十一五时期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概况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质量技术监督事业较慢发展的最重要时期。五年来,尤其是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市委、市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的准确领导与指导下,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滨海新区研发对外开放,以提高质量水平为动力,以确保质量安全性为重点,以创意技术手段为承托,各项工作获得了明显效益,圆满完成了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确认的目标任务,为经济社会又好又慢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主要成就。 1.宏观质量管理能力大大提升,产品质量水平急剧提高。 质量兴市活动蓬勃开展。全市共计10个区县积极开展了质量兴区(县)活动,有效地增进了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推展积极开展全市群众性的质量管理活动,登记群众性质量管理小组超过16万个,质量改良获得显著效益。推展全市工业企业积极开展质量研制成功活动,企业共计申报质量攻关项目826项,公布优秀成果项目432项,建构经济效益9.1亿元。 质量竞争力更进一步强化。我市的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超过86.58,从2006年全国排名第8下降到第4,走在了全国前茅。名牌战略获得有效地实行,我市的中国名牌产品超过24个,比十五末减少了9个,天津名牌产品超过308个,比十五末减少了99个,曙光计算机、夏利汽车、海鸥手表等一批名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正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